网上有关“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套现超13亿的原因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套现超13亿的原因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就在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报表中,美的可谓是如日中天,稳坐家电领域的领头羊位置,不过就在观众们要坐等美的今年业绩刷新纪录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消息,董事长方洪波减持美的股票了,而且这一减持金额就达到了13个亿,这里面有还有一些让人捉摸不清的问题,那就是在方洪波减持之前,美的还回购了价值超过7个亿的股票,那时候的回购价格是54块钱,而方洪波卖出的价格是68块钱,我一直在想这中间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不管怎么样方洪波这一次减持对于美的来说绝对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因为方洪波这一次的减持,可以说就是突如其来的,再联想一下美的之前的回购我觉得是个正常人都要对这笔交易有怀疑了。
有媒体报道方洪波在减持前两天,美的官方宣布了回购股份的事情,美的称截止到8月31号,公司的回购专用账户通过竞价的方法,回购了1400多万股,回购价格在之前也提到了,现在方洪波以68以股减持,那么他在这里面赚的差价就有将近14块钱了。
稍微懂行的都人知道回购的意义在哪里,回购意义本来就是用来增加投资者的持股信心,而且对于二级市场的股价也能保持稳定。可是公司前脚低位回购,后脚董事长就高位减持,这样的做法能让人不产生疑虑吗。这背后产生的原因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肯定无法去深究,但是这种做法确实容易让人落下口舌。
而且方洪波这一次减持多多少少也给了格力一点信心,在上半年的业绩报表上我们可以看的出格力处于被美的碾压的态势。虽然如此但是格力对自己股票的回购力度比美的还要强。因此看到了方洪波减持的消息,我觉得格力会稍微安心一点,对于下半年的追赶可能会更加有信心了。
如何看待美的董事长套现13亿的原因?
对外向来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因减持美的股权并套现近14亿元一事,陷入舆论中心。
美的集团出现多笔巨额大宗交易。深交所官网显示,方洪波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美的集团2000万股,成交均价68.12元,减持参考市值达13.62亿元。
美的方面回应称,此次减持系方洪波个人资产配置需要,是方洪波首次减持。交易受让方以海外投资机构为主,会继续长期持有,且根据法规要求交易后6个月内受让方也不得减持。
尽管美的表示公司未来三季度基本面继续向好,市场对方洪波减持一事仍有质疑。A股家电板块普跌,而自减持信息公开以来,美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美的市值已跌去约300亿元。
正因此,方洪波减持也让国内职业经理人圈层再度被关注?职业经理人究竟能带企业走多远?
何享健与方洪波的交接,是国内家族企业将管理权?让渡?于职业经理人的典型案例之一。家电市场迅速增长,美的也随之一路狂奔。?上规模?战略让美的拥有超过两万个产品型号。与之对应的是,美的的组织结构、人员规模显得臃肿,仅美的日用家电事业部即在国内开设了超过60家销售公司。
与庞大规模相悖的是,无论是空调、冰洗、日用家电,美的利润率较海尔、格力等厂商均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处于较低水平。美的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规模化战略正侵蚀美的的盈利水平。
对于新任主帅来说,缩减营销规模、砍去不必要的产品线是当务之急,但这势必带来阵痛。
另一个不确定性则来自于新帅本人。方洪波并非管理学出身,亦非公司创业元老。接班何享健前,这位历史学出身的经理人,曾在美的内部刊物《美的报》、美的空调事业部国内营销公司等部门任职。
尽管修读了MBA、管理过空调事业部,但对于接班一家家族企业的方洪波来说,如何平衡董事会与大股东的关系、能否把握公司战略方向,都是难题。
方洪波接手后,美的关闭了超过10个工业园区和制造基地,砍掉7000个产品型号,将营销体系扁平化,对销售人员乃至管理层进行裁员。
与此同时,方洪波所推进的战略包括全球化、智能制造等。具体到业务上,更早地发力线上渠道,以及除了空调以外的产品多元化,也成为这些年包括新冠疫情期间,美的逐步胜过老对手格力的重要原因。
在A股俱乐部里,如今市值总额排在美的前面的企业包括?四大行?、?两桶油?、两大保险巨头、贵州茅台等。
未来,美的以及经理人方洪波能否迎来何享健期待的5000亿营收里程碑,亦或下一个市值高位,仍待时间考量。
业绩以外,更重要的是,以方洪波为代表的美的董事会和以何氏家族为代表的大股东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大股东较大程度地放权给经理人,后者则对外表现低调,并未强化个人在品牌中的形象,仅称自己为美的?过客?。这一点与另一头部经理人?快人快语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截然相反。
这可能是经理人截然不同的个性所致,也可能是因为美的原本的家族企业特质。?毕竟不是血缘关系,是雇佣关系?,方洪波曾这样描述自己和何享健之间的信任。
如何把握信任的度,是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的必修课。据报道,在方洪波上任初期,在面对外界压力时,何享健曾向方表示,?做你想做的?。方洪波任期内,美的管理层曾出现变动,而这被部分解读为,何享健愿意让方洪波获得更集中的管理权。
不过,美的并非没有隐忧。以空调为例,国内空调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迫使格力推进营销渠道变革,董明珠开始削藩,简化格力多层的渠道商体系,并积极拓展线上。在美的空调毛利率尚不及格力的情况下,
其他品类上,美的也存在产品差异化不足、品牌优势不明显的问题。这和美的此前主打中低端产品有关。平价走量的策略,适合渠道优先的增量市场。而当家电市场转向存量,用户需求优先更为关键。按照方洪波的说法,?如何从高端制造转向智造高端?,差异化和高端化是关键。
实际上,国内职业经理人文化较西方起步较晚,职业经理人制尚未在国内传统企业中广泛普及。不少上市公司仍延续家族企业架构,由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要职。
对于少数走上台前的职业经理人来说,他(她)们需要对公司内外多方负责。曾有国内民营企业经理人撰文称,职业经理人要做到?老板(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
获得?好评?绝非易事。在商场上,职业经理人常因对未来市场机会研判失误、公司业务条线梳理不明晰、只重视短期业绩增长而非长期发展、业绩增速未使股东满意等原因被质疑。
对技术创新不足、市场不够敏感、用户导向不足、渠道转化速度较慢,是联想落后的原因。在备受争议的手机业务领域,杨元庆曾谈到,?运营商市场的成功让我们有点故步自封。?
而如果公司创始人已将企业带到了一定高度,难以超越创始人的成绩也是职业经理人需要面对的难题。对于万科前董事局主席王石来说,这个难以超越的?创始人?就是他自己。
万科上市前,创始人王石持有万科40%的股权;万科上市时,由于王石放弃了万科的原始股份,使得自己从老板的身份转变为职业经理人。
不过,从王石卸任前万科的业绩表现来看,已过而立之年的万科也未逃出业务趋于保守、内部活力衰减、业绩弹性降低的魔咒。以2011年至2017年万科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例,该指标由2.68%下降至0.61%。尽管万科希望鼓励内部创业,拓展物业、家装、养老等新商业模式,但在净资产收益率承压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公司现金流,万科新业务的开展显得有些畏手畏脚。
对于王石本人而言,更多的质疑声源自其对于个人观点、个人生活的大胆表达。外界多认为,尽管王石自称是?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但在与万科相关的行为处事上,他更多以创始人身份自居。
根据网络报道,美的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近日减持套现美的集团股份13亿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关注。那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的减持行为是什么原因呢?根据他本人的说法是,因个人资产配置需要,且是首次减持。
这句话听着是不是有点绕口,反正笔者听的是迷迷糊糊的,但是经过笔者仔细的琢磨,那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是方总的第一次减持,没什么好奇怪的,资本企业做生意嘛,就是为了最终套现,所以这是正常的减持行为,大家正常看待就行,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事件梳理美的集团这家公司,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且打交道比较多,我们平时用的。小型家电,家用机电都有美的的品牌,但是近日来美的董事长减持自家股份2,000万股,套现13亿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网络上的通篇报道都是在猜测美的集团减持行为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毕竟美的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不计其数,所以美的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的关注,像这种更别说像这种套现13亿的行为,更是要究其原因。
但是根据美的集团董事长的说法来说,只是一次正常的减持行为,主要是作为个人配置需要。
事件本质那么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也没有太大的毛病,毕竟资本上市最终都是为了套现,而且今年的股价此前一直都是在稳步向上涨的。在市值不断创下新高,美的作为一个企业,或者说企业上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套现,不然人家为什么那么辛苦的上市,毕竟做企业是为了赚钱,可不是为了做慈善!
写在最后以上的观点仅代表我个人,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关于“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套现超13亿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寄秋]投稿,不代表pico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nipico.cc/wiki/202504-145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pico号的签约作者“寄秋”!
希望本篇文章《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套现超13亿的原因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pico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套现超13亿的原因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套现超13亿的原因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