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日常科普小知识 (简单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常科普小知识 (简单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家具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2、洗涤用品中最环保的是肥皂。
3、1941年,中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半年之后,美国科学家根据这一方案进行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4、把卫生球放到衣柜里,会产生一定的升华,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
5、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26-28度最好。
6、餐馆厨房油烟会产生污染危害健康,所以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7、食用含碘食盐可满足人体对碘的摄取,人们平时使用的食盐一般是含碘食盐。我们对含碘食盐要密封保存,因为碘的挥发性。
8、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使用后可以避免造成大气污染的能源被称之为清洁能源。
9、散发浓香的塑料书皮、铅笔等香味文具深受中小学生喜爱。但据专业人士指出,这些带刺鼻香味的文具会威胁人体健康,是因为这些文具含有大量的甲醛。
10、核电站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11、在二千年前,人类以为地球就是整个宇宙的中心,直到十七世纪伽利略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到,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
12、离地趆高,大气分子趆少,被空气分子散射出来的光也就趆少,因此趆向高空,天空变得趆昏暗。
13、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容易诱发一些寄生虫疾病如:脑囊虫、肺吸虫、肠道寄生虫病等。
14、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的第一飞人是杨利伟。
15、买回来的蔬菜,最好在清水中浸泡10-20分钟,这样可除掉大部分残留农药。
16、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乘坐“东方一号”飞船首次遨游太空。
17、太阳能就是太阳辐射能,太阳的表面温度达6000℃左右。
18、1964年中国第一次原子弹暴炸成功。
19、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居里夫人。
20、医用酒精是75度。
21、民间所说的鬼火其实是磷在空气中自燃的结果。
22、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23、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24、在人体中,酸性最强的液体是胃液。
25、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前苏联发射的。
26、驾驶汽车时,80公里/小时的速度要比110公里/小时的速度节省燃油25%。
27、孩子做作业时写错了字,最好劝他不要用涂改液。
28、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29、霜是当物体或作物温度降到0?C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在地面该物体或作物上凝华成的白色冰晶。
30、1954年,原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31、地核的温度在5000℃以上。
32、发明飞机的是莱特兄弟。
3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其中织女星位于天琴座。
34、冬夜星空中最具代表性的星座是猎户座。
35、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因发现一种长寿命,重质量的介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6、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标准定为50Hz,有少数国家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标准定为60HZ。
37、彗星拖着一条扫帚那样长长的尾巴,被人们称为“扫把星”。
38、太阳的颜色是白色。
39、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40、彩色电视光屏上呈现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原色是指:绿、红、蓝。
41、我国杂交水稻闻名于世界,袁隆平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2、按星区划分,全天共有88个星座。
塑料袋的历史:一个摄影师在暗房里的实验导致了最初的塑料的产生。亚历山大·帕克斯有许多爱好,摄影是其中之一。19世纪时,人们还不能够像今天这样购买现成的照相胶片和化学药品,必须经常自己制作需要的东西。所以每个摄影师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化学家。
摄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胶棉”,它是一种“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盐纤维素溶液。当时它被用于把光敏的化学药品粘在玻璃上,来制作类似于今天照相胶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纪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处理胶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试着把胶棉与樟脑混合。使他惊奇的是,混合后产生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称该物质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制作出了各类物品:梳子、笔、纽扣和珠宝印饰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业意识,并且还在自己的商业冒险上赔了钱。20世纪时,人们开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几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种塑料制造出来。
继续发展帕克斯的成果并从中获利就留给其他发明家去做了。约翰·韦斯利·海亚特这个来自纽约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这个机会,当时一家制造台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亚特改进了制造工序,并且给了“帕克辛”一个新名称—“赛璐珞”(假象牙—译注)。他从台球制造商那里得到了一个现成的市场,并且不久后就用塑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着火,这就限制了用它制造产品的范围。第一个能成功地耐高温的塑料是“贝克莱特”(即酚酣塑料—译注)。利奥 ·贝克兰德在1909年获得了该项专利。
1909年,美国的贝克兰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纪30年代,尼龙又问世了,被称为是“由煤炭、空气和水合成,比蜘蛛丝细,比钢铁坚硬,优于丝绸的纤维”。它们的出现为此后各种塑料的发明和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制造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塑料是一种很轻的物质,用很低的温度加热就能使它变软,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塑料制品色彩鲜艳,重量轻,不怕摔,经济耐用,它的问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然而,塑料的发明还不到100年,如果说当时人们为它们的诞生欣喜若狂,现在却不得不为处理这些充斥在生活中,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威胁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了。
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石油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也会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O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 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作为垃圾被埋在地下,无疑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
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焚烧(热能源再生)或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的办法处理废弃塑料。这两种办法使废弃塑料得到再生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但由于废弃塑料在焚烧或再加工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所以可以说废弃塑料的处理至今仍是环保工作中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
关于“日常科普小知识 (简单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闪杰]投稿,不代表pico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nipico.cc/wiki/202504-176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pico号的签约作者“闪杰”!
希望本篇文章《日常科普小知识 (简单的)_5》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pico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日常科普小知识 (简单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常科普小知识 (简单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